您所在位置:  > 新闻动态

爱的最高表达形式

发布时间:2020-8-21

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主动性的一个概念,一个现代的主动性概念指的是花费精力以实现外在目的;而主动性的另一个概念则是指人的内在力量的使用,它不管是否引起外在之变化。
斯宾诺莎对后一种主动性概念已作了极其清楚的阐述。他区别了主动和被动情感之间,“行动”和“情欲”之间的不同。在主动情感的运动中,人是自由的,他是情感的主人;在被动情感的运动中,人是被驱使的,什么是动力的对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这样,斯宾诺莎得出结论:善和力量是同一个东西,妒忌、猜疑、野心、任何的贪婪都是情欲;爱是一种行动,是人的某种能力的实践,它只能在自由的情况下实践,从来都不是强迫的后果。

除了瞬息之间,性行为永远不会在两个毫不相爱的人之间架起桥梁。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是“分担”,而不是“迷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爱的主动性特征可以这样描述: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给予是爱的最高表达


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这种提高生命力和潜能的体验使我充满了欢乐。因为我作为流溢、消耗、活着的我而体验着我自身,因此是快乐的。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


把这个原则运用到各类特殊现象中从而认识其原则的有效性并不困难。


对于女子,她在给予自身,她打开了通向其女性核心的大门,她在接受的行为中给予着。如果她没有这种给予的能力,如果她仅仅是接受,那么她就是阴冷的。对于她,给予行为再次出现时,她的作用不再是一个爱人,而是一个母亲。她把自身之物给予正在体内长大的胚胎,她把乳汁给予婴儿,她把体温给予孩子。不给予将是痛苦的。


在物质的范围内,给予意味着富有。并不是他有许多,他才富有,而是他给予了许多,他才富有。就心理意义而言,囤积者因为损失了一些东西而感到焦虑是他贫穷的表现,是他力量枯竭的表现。


而不管他有多少东西,任何能给予自身之物的人都是富有的。他作为一个能赠予自身之物给他人的人而体验着自己。


只有被剥夺了全部最低限度的生存必需品的人才无法享受给予物质行为的快乐。但是,日常经验表明,在一个人眼中,什么是最低限度的必需品,不仅取决于他实际拥有的财产,同样也取决于他的性格。


众所周知,贫穷者比富有者更愿意给予。然而,贫穷超过了一定的界限,就不可能给予。并且贫穷也是堕落,这并不仅仅因为贫穷所直接引起的苦难,而且因为它剥夺了贫穷者给予的快乐。


然而,最重要的给予范围不是物质的领域,而是特定的人类王国。一个人把什么给予另外一个人呢?他给予了他自身之物,给予了他所具有的最宝贵的东西,给予了他的生命。


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为另一个人而牺牲了他的生命——但是他给予另一个人的是他生命的活力,他给予另一个人的是他的欢乐、他的旨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识、他的幽默、他的悲哀,给予了他的生命活力的全部表达方式和全部证明方式。


这样,在给予他的生命时,他使另一个人富有起来,通过提高他自己的生命感,他提高了另一个人的生命感。他并不为接受而给予,给予本身便是极大的快乐。但是在给予中,他不能不使另一个人身心中的某些东西复苏,而且这种复苏过来的东西又反射给他自己。

在真正的给予中,他禁不住接受了那些还给他的东西。给予暗示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一个给予者,而且他们分享着他们共同使之复返生命的东西。在给予的行为中,某种东西诞生了,给予的双方都感激为他们所诞生的生命。

尤其是对于爱,这就意味着: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软弱无能就是没有能力产生爱。这个思想已由马克思完美地表述过,他说:“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

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


你跟人和自然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同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明确表现。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但是,不仅在爱中的给予意味着接受,教师也会受到他的学生的教育,演员也会受到他的观众的鼓舞,心理分析家也会受到他的病人的治疗——只要他们并不把对方作为对象看待,而是真正生产性地相互联系在一起。


几乎无须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作为给予行为表现出来的爱的能力依靠人的性格发展。它以获得某种以生产性为主的取向为前提;在这种取向过程中,人克服了依赖、自恋的无限权力和利用他人的愿望或囤积的愿望,而且获得了对其自身的人之能力的信心,获得了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勇气。缺乏这些,他便会害怕给予他自己——因此也就害怕爱。

第1页